污水常規的檢測項目和標準是什么?
來源:本站 發布時間:19-07-24 點擊量:15688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污水水質進行檢測分析,主要是通過檢測水中的SS、COD、BOD等等的數據,對原水水質有一個正確的水質檢測數據,然后通過不同的污水處理方法,再對處理后的水質進行處理的效果的比對。下面由特對常用的一些檢測項目和污水處理中會遇到的一些轉悠名詞的概念,做了詳細的歸納總結,我們來了解下。
污水的檢測標準是什么
PH:pH實際上是水溶液中酸堿度的一種表示方法。pH的應用范圍在0-14之間,當pH=7時水呈中性;pH<7時水呈酸性,pH愈小,水的酸性愈大;當pH>7時水呈堿性,pH愈大,水的堿性愈大。
色度:一般純凈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無色的。但帶有金屬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各種顏色。將有色污水用蒸餾水稀釋后與參比水樣對比,一直稀釋到二水樣色差一樣,此時污水的稀釋倍數即為其色度。
TS:蒸發殘留物(total solid)簡寫,水樣經蒸發烘干后的殘留量,在105-110℃下將水樣蒸發至干時所殘余的固體物質總量。溶解性物質量等于蒸發殘留物減去懸浮物質量。
SS:固體懸浮物,一般單位mg/L。一般指:應濾紙過濾水樣,將濾后截留物在105℃溫度中干燥恒重后的固體質量。
COD:化學需氧量,一般單位mg/L。COD的測定原理是:用強氧化劑(我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為C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稱為化學需氧量。用CODCr,一般用COD表示。COD優點:能較精確地表示污水中有機物的含量,測定時間僅需數小時,且不受水質影響。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污染越嚴重。
BOD:生化需氧量,一般單位mg /L。有機污染物經微生物分解所消耗溶解氧的量。
NH3-N:氨氮,一般單位mg/L。氨氮是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TP:總磷,一般單位mg/L。污水中含磷化合物可分為有機磷和無機磷兩類。
大腸菌群數:是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以個/L計。 細菌總數:是大腸菌群數、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的總數,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表示。